一、学校根据校情、师情,经研究后确定本学年度的教研主题。常规教学、日常教研、视导交流都围绕着教研主题进行。
二、每学年,教科院小学组会对所有的学校集中视导一次,时间为半天,上课教师由学校根据教师发展需要安排。授课教师提前将授课教案发给相关教研员,教研员根据实际情况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结束后授课教师根据教研员的意见再次修改教案,自己或同年级组老师再次授课,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提前安排好各学科教研员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地点。
三、每次视导,均安排反馈环节,教科院派代表反馈视导情况,学校分管领导汇报“智学共生课堂”以及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除了教研员听课外,中心学校组织相关年段或年级的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参加观课、议课活动,教研组长必须全程参与。学校所在街道总支辅导员通知片区相关新教师参加。
1.第一、二节:教研员听课,最大限度安排同年段教师观课。
2.第三、四节:教研员评课,同学段教师围绕主题开始议课。
五、备查资料:
1.学校层面:
A 学校教学计划 B 各科教研计划 C 各科教研工作记载
以上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教研计划及教研记载都要有开展视导主题研
究的痕迹。
D 常规检查记载资料(表格、反馈、小结等)
E 经典诵读开展情况
F “智学共生课堂”及“双减”的落实情况(方案、活动记载)
2.教师层面(主要抽查授课教师的教学常规):
A 各级教研活动(含线上、线下)学习笔记 B学科教学计划
C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以内(含三年)教师个人教案必须手写。
D听课笔记 E学生作业本(一个组)
六、巡堂、访谈学生,了解“智学共生课堂”及“双减”精神的落实情况。
七、评分标准见《江夏区小学绩效目标考核标准》
65——69分为一般,70——79分为良,80——90分为优秀,90分以上为特优
八、视导结束后,学校要整理以下资料一式两份:各学段学科教研员指导前后的教学设计各1份、视导小结(图文结合,分学科小结视导情况)1份。请将文本资料一周内交给喻小兰老师1份,学校自留1份。
江夏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2024年9月3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