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学校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按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 通知》(教基厅函C2021J 28号)部署,认真做好学生放学后课后服务服务工作,帮助家长解决无人看管、无力辅导等实际困难,避免监管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制定我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推进素质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满足家长接送便利和学生巩固学习成果需求,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实施原则:
1. 安全原则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措施, 根据家长学生自愿需求(优先保障留守学生、 家庭困难学生自愿需求)落实服务教师, 规范作息时间, 加强组织纪律管理, 确保参加课后服务的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安全。
2. 规范原则
杜绝集体教学、 补课行为, 坚持作业辅导、 答疑解惑、 课外阅读、 兴趣小组、 综合实践、 团队活动的工作原则, 学校加强监管检查力度, 建立监管工作台账。
3. 自愿原则
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 完全采取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 由家长申请、 班级审核、学校复核、 统筹安排、 以学期为周期统一组织实施, 杜绝一切强制行为。
三、目标要求:
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课后服务学生在校安全;
2、体现“服务至上”的宗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3、达到“高效课后服务”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运作、有序课后服务、有效课后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四、实施办法:
(一) 前期调查、 统筹安排
开展家长自愿申请, 填写申请表, 由班级审核后学校复核汇总, 学校根据家长申请统筹安排服务内容, 落实服务教师和相关要求, 开学前完成此项工作。
(二) 周到服务、 家长满意
服务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和要求认真开展服务工作, 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服务质量, 做到家长满意、 社会认可。
(三) 教师待遇、 经费来源
学校在核定绩效工资时对参与开展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在符合规定前提下给予适当补助。 课后服务经费来源财政补贴, 学校是否设定服务性代收费,参照以往教师托管工资标准发放执行。
五、实施内容:
具体做法:
(1)课后服务按照学生课业“减负”精神,切实做到“三不”原则,即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学生课后服务内容以学生自学和课外兴趣活动为主,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将组织开展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健全学生心智和人格。
(3)学生课后服务的时间:
学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学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下午放学后提供课后服务至18:00(夏秋)17:30(冬春),.本学期课后服务从9月13日正式开始。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张立斌 谢谭平
副组长:敖茂权 叶传斌 余欣
成员:王敏 范小芳 蔡同喜 胡承明 李盈及全体课后服务教师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1)拟订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处理课后服务工作的日常事务。
(2)配置各班课后服务人员、建立学生档案,督导教师高质高效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断改进课后服务内容与辅导方式。
(3)开展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卫生、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课后服务结束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服务质量。
2、建立预案、保障安全
(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安排领导值日,负责课后服务期间纪律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课后服务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每天配备至少1名学校领导干部担任安全监管员,对学生进出学校进行专门登记,逐一核实。
(2)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事故处理程序,避免安全责任事故。
(3)建立恶劣天气(大风、大雨、大雾、大雪、路面结冰等)应急机制。出现恶劣天气情况时,原则上不在进行课后服务活动,提前通知家长,护送学生安全回家。
(4)设立专门接待室,负责管理未能离校学生。
(5)被服务学生离校时,由专人进行“面对面"交接,确保学生在家长的护送下安全离校。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1)加强教师管理
课后服务辅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按照规定时间组织“课后服务”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按时到岗的要及时请假;做好学生的考勤和交接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组织开展兴趣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主动与家长、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2)加强学生管理
学生放学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课后服务”相关教室;学生应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有事必须向老师请假。室外活动时,要服从指挥,保障安全;要讲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设施,保持公共卫生,创造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兴趣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前离校回家必须由家长当面向老师办理请假手续,尽量避免电话请假,杜绝学生在没有家长护送下自主离校。
七、加强经费管理:
学校在核定绩效工资时对参与开展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在符合规定前提下给予适当补助。 课后服务经费来源财政补贴, 学校是否设定服务性代收费,参照以往教师托管工资标准发放执行。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