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纸坊第三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5-11-06 11:23 发布单位: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三 浏览量: 550 【公开】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依照区教育局《工作要点》,遵照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及区体卫艺的相关文件精神,在纸坊街教育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校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执行课程计划,规范课程管理。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虽这学期我校有两位教师退休,陆续有八、九位教师生病住院,老年教师较多,各任课学科教师都缺乏,但是我校克服了困难,开齐开足了所有的课程。所有中层干部担任了统考学科的教学,在教师住院期间,李俊校长、朱兴桥书记亲自挑教学重担;熊自利书记、李雄校长主动兼起生病教师的教学任务,在全体教师的同心协力下,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为了规范课程管理,我校制定了课程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课前、课中、课后都有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每天行政人员对早、中、晚都进行巡堂记载,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予以改进。教导处组织专人对每天的第3—6节课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记载,确保体育、美术、劳技、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能落到实处。同时学校教务处也对“九室”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做了专职人员安排和使用记载,保障各学科教学开足开好的课程质量。

二、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

1、明确教学常规要求。开学初,我校根据《江夏区教育教学质量考评细则》要求,对教师的备、教、批、辅、析、考、研、思八个环节做了明确的要求。克服了“重结果,轻内容”,“重教学成绩,轻教法”的弊端。

2、完善管理体系。我校建立了行政领导蹲点年级制度,所有的行政人员挂科制度。蹲点领导是教学常规督查责任者,挂科领导是各个学科活动开展的主导者,7个年级组是组长教学常规监管者,15个备课组长是教学常规管理者,教务处是教学常规执行者和检查者。

3、加强学校三级教学常规管理。开学初学校就制定了各级检查制度及要求。备课组长每半月对组里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发现问题督促其及时改进并做好检查记录;每月末蹲点领导和年级组长对本年级所有学科的教学常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检查情况做如实的记载,找出亮点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每月教务处对每个年级一个班的教学常规进行抽查,并做好检查反馈通报检查情况,对检查情况进行小结。经过三级检查大多教师贯彻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检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备课教学过程较简单尤其对于学生活动预设不够全面。通过每级检查的反馈,教师们及时吸取精华,弥补不足。    

本学期通过3月22日、4月11日、5月15日的学校三次彻底性的教学常规大检查,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能有效的实施,迅速的提升和完善。正因为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落到了实处,这学期的质量考评检查给予我校高度的评价,也鼓舞了教师们的信心。

三、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整体素养。

 1、抓培训,提高业务夯根基。 教师的素质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培训和扎实的教学实践。本学年,我们借助教育局搭建的平台,先后组织校长、教师近50 人次外出学习、参观,听课收获颇丰。我校在派出学校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时要求外出教师回来做到“三个一”,即讲一节公开课,做一次学习汇报,写一份学习心得,以此来带动和引领其他教师。三位学校副校长外出学习一个月,回校后结合外出学习的所获,回校后做了精彩的发言;朱容春、张会兰两位教师远赴江苏学习几天,回校后也把自己的心得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杨红、王琼、李宏荣等教师外出听课后回校上示范课并主动送教下乡。我校教师征订各类教学杂志,从中吸取新鲜的血液,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这学期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周红莲、艾汉尧等教师参加了远程教育培训,还有许多教师走出去参加听课、培训等。学校也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学习活力课堂资料。我校教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品生、品社4+1课堂》模式被评为区级十大先进模式,并逐步向各个学科延伸推广;王琼、杨红、郭金菊、王敏撰写的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我校的科研课题也顺利开题;王琼教师被评为市级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高丽被评为区先进教师。

2、抓活动的开展,提升薄弱学科整体素养。

我校针对语文和英语两个薄弱学科制定了提升计划,主要着力提高这些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开展好经典诵读。经典诵读是我校常态化的一项工作,教师们利用经典诵读课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每天利用课前以及每周经典诵读课时间坚持诵读。三、四月份开展了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经典诵读评比。322日五、六年级在操场进行校级评比赛展示。410日三、四年级进行了校级展示。评选出优秀班级三(2)、三(4)、四(1)、四(3))五(1)、五(4)、六(3)、六(4),四年级被评为经典诵读优胜年级。

2)、作文竞赛。310日我校结合楚才作文选拔赛进行了3--6年级作文选拔赛。通过本次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活动结束后3--6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选,评选出98篇作品,分别予以校级一、二、三等奖,评选出28名学生参加楚才作文竞赛。

3)、手抄报评比。327日我校制定了手抄报竞赛活动方案,要求4—6年级全体学生参与,然后班级之间进行评比,推选5幅作品参加校级评选,评选出来了的61篇作品予以一、二、三等奖。最终推选出10幅优质作品参加区级评比。

4)、学生读书讲坛活动。根据区教研室的计划安排,我校在五月份开展学生读书讲坛活动。428日制定了“学生读书讲坛活动”方案,要求五、六年级全体学生参与,语文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利用58日周三下午第一节课班队会班级进行初选。513日下午学校进行比赛,然后推选2名学生参加区级“学生读书讲台”活动。

5)、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开学初学校制定了4—6年级读书笔记活动计划,语文教师平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活动,积累语言词汇,提升语文素养,做好6月份校级、区级学生读书笔记评比。

6)、教师写字比赛。四月份我校开展了教师写字比赛(语文教师必须参加)。对冯忠秀、付燕芳、王敏等教师予以了表彰。并推选冯忠秀、付燕芳参加区级写字比赛。

7)、开展“教师五项全能”比赛活动。57日下午我校在阶梯教室举行了全校教师“五项全能比赛”活动。教师们通过案例分析,电子备课,教学演示,师德演讲,才艺展示五个环节充分展示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人魅力。

8)、开展好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为了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我校成立语文教研活动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是王琼、杨红、熊银枝、冯忠秀、曹宏桂、胡小春、朱容春、王睿明、汪向延、周红莲。希望通过团队了力量带动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开展,发挥集体的智慧。校公开课,示范课、区级赛课、这些成员们必须凝聚一起发挥团体的力量,得出智慧的结晶。

9)、师徒结对活动。我校为了加快中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在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与帮助下,我校曹宏桂、王睿明与张春霞主任结师徒,杨红、朱容春与辛从飞结师徒。

10)、英语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提升方案,开展了书写、听写活动,还开展了朗读比赛和阅读思维培训使教师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发展,学生水平得到提升。我校注重薄弱学科教师的阶段性总结,并利用校级交流等教研活动,培养薄弱学科骨干教师。

3、抓岗位练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本学期我校围绕“高效课堂”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为了使活动能有实效性,学校制定了活力课堂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组织教师学习了活力课堂的相关资料;落实了活力课堂人人参与的安排表。第二阶段过程展示,在活动过程中授课老师先要进行说课;组内其他成员要对其议课;然后经过修改后授课教师要呈现教学过程;最后组内教师在听课后要进行评议。老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并推选出优质课在全校进行展示。第三阶段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课前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第二阶段的“课内比教学”。学校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使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有所更新,焕发出了课堂的活力,同时还向纸坊街胜利小学、山坡街碧云小学送教6人次。

本学期我校在课内比教学中教师们不仅展现了课堂风采,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胡小春和曹宏桂两位教师分别参加了区级“课内比教学”赛课活动;胡小春、范小芳、肖萍、曹宏桂、王琼、李宏荣、熊自利获得纸坊街优质课一等奖。

3、抓教研活动,增加内涵强能力。

全校15个备课组,每周都能按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个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中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人,对教学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进行研讨。集体备课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的提升,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本学期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作为载体,3月份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高效课堂集体备课及导学案的具体要求;3月份各集体备课组研讨课题中存在的问题;3、4月份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通过示范课、研究课等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月份各学科针对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同时“4+1的教学模式”在各学科中试行。

   5、抓教师双学,促进教师思想、理论素质的提高。开学初,学校制定了教师政治、业务学习计划,每月制定了相关的学习内容:2月份《课程整合指导意见》;3月份《质量考评细则》;4月份《教师教学行为规范》;5月份《高效课堂》相关资料;6月份《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学习;做好月月有学习内容,要求教师们学习后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月对教师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要求教师们根据质量考评组的要求完成个人成长档案相关内容:即一篇论文;两份计划;三份总结;质量分析;说、授、评等一系列个人成长资料。

 四、丰富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扎扎实实开展“2+1”项目和“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开学初,制定了“2+1”项目活动方案,每天课间体育活动一小时活动安排,对每天的活动做好记载。组织全校师生跳好集体舞《春晓》和学好武术操;学校还让专职教师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课外活动时间,各班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开展了围棋辅导班、美术兴趣班、音乐兴趣班、体育特长班等。每天课间活动时间操场上各种体育活动和趣味游戏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我校的“2+1”活动得到了上级的部门的肯定。

    2、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本学期我校91名学生参加了区级教科所组织的“七巧板”比赛,有28名学生分别获得了区级一、二、三等奖,有7名学生参加了省级“七巧板”比赛;陈鹤翔、涂鑫两位同学参加区级“学生读书讲坛”活动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有135名学生参加区级信息技术比赛,有53名学生进入了省级“信息技术”比赛资格。有两名学生参加“手抄报”比赛区级二等奖。以上这些活动,使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五、加强学籍等管理,完善学生档案建设。

   1、开学初,我校根据区教育局统一要求,对一年级397名学生申请了学籍并建设到省学籍库中;5-6月份对全校2040名学生的学籍进行了审核,并逐一提交进入国家学籍网。

2、建立了校讯通工程。开学初,对全校2039名学生进行了家庭电话登记,然后建立了平安校园校讯通网络,建立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平台。方便了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孩子在校的情况。

3、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库。本学期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对在校2040名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达标检测,体育教师对各年级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了健康测试,并建立了健康体质表,6月初完成了2013年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并整理2011年、2012年所有学生的体质达标检测情况。

4、进行学科与电子计算机整合教学。开学初对全校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培训,4——5月份对教师的电子白板使用进行了评比,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学个整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全校百分之八十左右教师能熟练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五、认真做好了教育局、教科所的几大检查。

    我校认真按照江夏区教育局、教研室、教育教学质量考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和系列资料。对照每一项检查要求,认真执行,认真落实,分工到人,学校的三级检查制度督促各项工作圆满的完成。几次大的检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激励了老师们工作热情。

六、存在的问题。

一学期来,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这学期生病住院教师较多,教师们的工作量都有所加大,有些工作不能很好的兼顾,是教师们的侧重点有点偏移,教学常规工作完成是在学校的鞭策下进行的,学校稍有放松,部分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就会有所松懈。

2、教师学习劲头不足,学习处于被动。上交各项资料不迅速,尤其是参加上级的论文、案例等数量不多。

新学期,将合理配置教师,完善各项教学相关制度,使学校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纸坊三小教务处

2013年6月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