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篇
校训乃一校之魂。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训,对于学校内聚合力,外塑形象,拥抱活力与朝气,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弘扬优良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校训:合作、善学、健康、向上
【诠释】
“合作”:意为集中学校人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联合起来。是凝聚人心,振兴我校的根本保证。
“善学”:学习不仅需要明确目的,还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这就是善于学习。善学的具体要求是:培养良好而稳定的学习兴趣,促使自己在学习中孜孜不倦,学而不厌,表现出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要专心致志,善疑好问,循序渐进,逐步积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健康”:让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总体目标和方向,而健康包括思想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内容。思想健康主要指理想和抱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立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这是思想健康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按照儿童心理的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身体健康更是教育方针的主要目标,良好的体格是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保障。作为小学教育,从小就必须从这方面入手,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向上”:指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追求上进,追求价值,永不停息,追求卓越。体现为学校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严谨治学,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永远充满发展活力的美好前景。也体现为学生努力学习、日有所进、主动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的风尚。
校风篇
校风,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师生的品德、治学、立身处世等风尚的反映,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它将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使学校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校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航标”,它能激发并引导师生员工为完成学校的目标而朝一个方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成为保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为集体做贡献的强大动力。
校风:开拓、求实、活泼、健美。
【诠释】
“开拓”:指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开拓思维,解放思想,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创造。
“求实”:指的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对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即做事要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做到学习要扎实,为人要诚实,生活要踏实。
“活泼”:严而不僵,活而不乱,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校园时时处处有三声:读书声、歌声、欢笑声。
“健美”:“健”是希望师生有健康强壮的体魄,经得起风吹雨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受得住生命旅程的颠簸。“美”则蕴涵着明礼诚信、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内容,既包括外在、物质的,也涵盖内在、精神的,希望师生阳光活泼,富有朝气,体现着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风篇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教风:爱生、乐教、协作、严谨。
【诠释】
“爱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永恒的动力源泉。爱学生,是一种深沉的情怀,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乐教”: “乐”是一种兴趣、一种情感,以教为乐,以学为乐,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能积极去面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各项挑战。教师的乐教就是主动工作、甘于奉献。使命高于一切,职责重于泰山。我们要下定决心,爱岗敬业,执着追求,奉献终生,辛勤耕耘于杏坛,培育桃李竞芬芳。我们需要“红烛”精神,既照亮别人,又照亮自己;我们需要“春蚕”精神,“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我们需要对教育事业的嗜好,从而使自己和学生都享受到无比的幸福。
“协作”:团结协作是教师风范的体现。团结协作是一个团队的生命,也是一个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和体现。要建设好一个学科、一个学校、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的任务,无不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我们同在一个学校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由相对的独立性,又都与全局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与他人协作,势必会影响团队的影响力和整体形象,正如人们常说:立足本行如下棋,输赢系于每个棋子。
“严谨”:就是教师不仅要有实干精神,也要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教学工作不容许半点马虎,传授知识也不容许出现任何纰漏,也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不能误人子弟。严谨治学这一师德规范对教师来说,有两方面:一是刻苦学习求知,用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学风篇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气质。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是校风主要内容和校风建设的归宿。学风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学风:文明、勤奋、团结、进取
【诠释】
“文明”:学校是文化传播的场所,在整个校园中,从环境布置的大方面,到师生员工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的小细节,处处体现文明的气息,并使之形成一种人人相互尊重,谈吐文雅,举止得体,知荣辱,明礼仪,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以勤为本、以勤为要,是对全校师生的共同要求。勤奋学习、端正态度,勤奋工作、追求上进,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砥砺意志,勇于攀登。
“团结”: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于种种艰难困苦、外患内忧之中生生不息、伟岸屹立,赖以团结进取为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动力。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进取就能胜利,“惟进取也故日新”。全校师生员工要以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于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合和奋进的良好氛围,形成班子和谐、党政和谐、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同学和谐的良好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进取”: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获取知识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奋力拼搏,才能成功。我们时刻要有积极的心态,创造读书学习、追求上进、永远向前的积极人生。教育学生努力做到“成绩面前不停步,困难面前有信心。”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