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有主题,次次研问题”

发布时间: 2019-11-12 08:51 发布单位: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三 浏览量: 750 【公开】

——记纸坊三小与武大教科院第二次联合教研


2019920下午14:05分,纸坊第三小学与武汉大学教科院开展了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暨语文组第一次联合备课活动。三小的朱媞飞校长、李雄校长、各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武大教科院陈峥博士带领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了活动。此次联合教研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武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夏绮云老师亲临指导。本月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深研部编教材,紧扣学习目标”,解决教师们对学习目标把握不准的问题。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展示。林江霞老师在录播室里上了一节三年级习作课《搭船的鸟》。林老师通过支架式教学,不仅帮助学生体验、理解了翠鸟的美丽与灵巧,也掌握了外形与动作的写法。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说课。林老师和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冯老师对课文的选择和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说明。林老师表示,今年换成了部编教材,新增了习作单元,很多老师感到疑惑——这种课该怎么上?于是在冯老师的帮助下,她们大胆选择了一节习作课来请大家研讨。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专家点评。夏老师用了四个“可”来形容三小的语文老师:可敬、可赞、可爱、可期待。之后,夏老师要求学校马上把课文的复印件换成教材,结合这一节课带领大家研究部编教材的新特点。夏老师指出,“一课一得”,得到的不是这一节课该怎么教,而是这一单元、这一类课型该怎么教。“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建立在对教材的专业化解读的基础上。接着,夏老师阐述了什么是对教材的专业化解读,包括:对教材单元系列的整体把握,对单元结构的透彻理解,对单元和课文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文本字句的仔细推敲。之后,夏老师再返回到林老师展示的这一节课来论得失,指出学习目标应该紧扣“细致观察”和“生动想象”,而不仅仅是描写几种颜色或动作。夏老师的高屋建瓴与深厚学养令在场的领导、老师“很服气”!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是互动交流。现场的语文老师们纷纷就自己对部编教材的疑惑请教了夏老师,如:一节课上三首古诗怎么上?夏老师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联合教研进行到快五点,陈峥博士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陈博士表示,夏老师提出的深研部编教材是我们这一学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只有深入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冯惠敏教授的带领下,以后我们三小的教研活动将“月月有主题,次次研问题”,按教研计划系统研究部编教材,解决教师们在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学习相关论文。这种“教、研、学”三步循环的教研模式充分体现院校联合教研“理论与实践互动、专家与教师同行”的特色。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