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第三小学2017年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4-15 14:24 发布单位: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三 浏览量: 987 【公开】

纸坊第三小学2017年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2017年度,纸坊三小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深化启行教育特色,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现将我校2017年德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主要成绩:

一、集体荣誉:

1、学校评为德育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纸坊三小评为市视力健康网络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区仅四所)。

3、学校编排课本剧进入市级决赛,获“网络人气奖”、“名家推荐奖”。

4、我校600多名学生进入法律知识竞赛决赛,350多名学生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5、学校“爱心与六一同行,入队与六一同乐”报道在长江日报登载。

6、学校“包粽子写心愿听故事”活动报道在荆楚网、工人网刊登。

7、学校“师生同过端午”在江夏电视台播出。

 

8、纸坊三小“三尺讲台演绎烛泪不干光不灭”报道在湖北日报刊登。

9、纸坊三小“生命与时间赛跑真情演绎报道”在江夏生活刊登。

10、纸坊三小评为市卫生先进单位。

11、纸坊三小评为慢性病防治省级先进单位。

12、纸坊三小评为区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

二、教师荣誉

1、李雄、敖茂权、林江霞撰写的德育论文被评为省德育学会一等奖;王敏获二等奖。

2、林江霞撰写的家校故事《扶一扶 放一放 停一停 等一等》;德育研究《树立小班干的威信》;案例《赏识自己 学会感恩》在江夏德育上刊登。

3、朱媞飞、张会兰、宗敏撰写论文在江夏教育上登载。

4、周红、宗敏、彭海军、李红、张会兰、王敏、林江霞、郑莲生等教师撰写的德育论文参加省德育学会论文评选。

4、吴国云、方向华、杨春花、朱功学、王翠霞、艾汉尧、张会兰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

5、冯忠秀、林江霞、陈立祥、周红莲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

6、舒敏、董义丽、郑莲生、李红、曹宏桂、孙伏英、熊银枝、徐永红、许玲玲被评为街优秀班主任。

7、周红被评为区德育先进个人。

三、学生成果

1、田倩、陈筱羽等五名同学获读书征文一二等奖。

2、郑可欣、程可等九名同学科普征文获区优秀奖。

3、钟意等十四名同学暑假征文获区一二三等奖。

4、张欣雨等十一名同学“我与经典”手抄报评比在区级比赛中获奖。

5、万云扬“我家最美故事”演讲比赛获区一等奖。

6、袁颖慧获交通安全征文竞赛二等奖。

具体做法:

一、完善德育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年度,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求,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细则》、《班级星级评价方案》、《最美班级评选方案》等有关德育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成立了以“德育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学生;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学生;书记—辅导员—少先队干部— 学生”“三线四级”的德育管理网络机制,进行分线管理,分级落实,齐抓共管,德育工作人员做到分工不分家,既团结协作,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我校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每天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做到每天检查登记上榜,每周公布,每月小结汇总,并把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要办好一所学校,要使一所学校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如何,就要看学校的德育师资队伍如何,为此,我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十分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重新修订了《纸坊三小先进教师量化考评细则》、《纸坊三小优秀班主任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实绩、教学常规、工作纪律等纳入《教师量化考评细则》之中,通过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切实做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

二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每周五下午都要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安全相关条例》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教师师德处罚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是选派骨干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外出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为今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抓常规管理,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制定了对全校学生的新评价方案。

该评价设“六星奖”即:“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体艺之星”、“纪律之星”、“进步之星”同时,注重过程评价,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当天的突出表现予以肯定,并颁发星星。每月由班主任组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月末进行张榜公示,这样就会给每个孩子不断提升的台阶,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监督和评价。

以班级卫生、纪律、两操、路队等常规评价为重点,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加快评价反馈。每周评出常规管理“六星”班级,颁发星星标志粘贴在教室门前,每月进行汇总,评出月常规管理星级班级;并把常规评比作为每学期优秀班集体考评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使学生在集体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3、开展月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将向雷锋同志学习、清明祭扫英烈、传统节日收集民风民俗、庆六一文艺汇演、法制安全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庆国庆心向党等八大主题活动落实到每月之中,依据重大事件、重大节日、纪念日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三月份学校组织80余名学生到纸坊各个自行车公共站点进行义务清洗自行车活动;组织40 名优秀少先队员到八分山进行“美化环境,种绿护绿我参与”活动。安排专家对五六年级女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同时各班也利用主题班会时间组织开展了 “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四月份我校联合中建三局“火会燎”青年志愿服务队到中山舰开展了“走访中山舰,踏寻先烈足迹”暨少年团校学生入团宣誓活动,此次活动在武汉电视台播出。组织开展了市区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胜女生、区百名好少年评选活动。五月份我校成功召开了2000多名学生的家长会;组织语言文字示范校特色节目展示活动,联合地震局开展防空防震疏散演练活动;在区关工委的组织下,由我校退休教师杨培荣作了一场主题为“弘扬革命精神,发扬延安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报告;组织3、5年级到锦绣山庄,4、6年级到园博园参加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六月份,我校隆重举行童心同乐梦飞扬庆六一文艺演出暨一年级新队员入队仪式活动。活动中,江夏建设银行和中建三局分别对我校百名贫困儿童和8名重症教师进行了帮扶。活动显得格外丰实,同时得到各大媒体关注。另外各班组织开展预防溺水,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活动,6月7日,我校与中建三局结为共建单位,并与我校师生开展“包粽子,写心愿,听故事,留守儿童别样方式迎端午”活动,开展爱眼护眼手抄报评比。7、8月份,虽然是假期,但我们也没有停歇,组织四五年级35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2天游泳进课堂培训活动。尤其是张慧兰、曹宏桂、杨春花、曾祥明、董乐、冯忠秀、孙伏英、王翠霞、熊银枝这几位教师,她们顶着太阳的炙烤,全程负责学生的安全。8月23日,还没有到教师假期上班时间,由我校张会兰、曹宏桂、熊银枝、许琳琳、孙伏英每班组织50名学生到东湖路小学参观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九月份,我们组织了教师节制作贺卡比赛,此活动得到新班主任编辑部关注,在新班主任第10期刊登。9月13日,我校邀请市戏曲学院的著名戏曲演员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戏曲课。9月28日,我校举行庆国庆演讲比赛活动。10月份,一是隆重举行建队节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二是组织3、4年级学生开展寻找祖国的成长足迹展板设计比赛活动,三是组织全校学生体检。四是组织学生及家长参加视力健康网上竞赛活动,全校2000多名学生及家长的测试工作全部由周红、郭金菊两位教师组织六年级学生来完成,最终获武汉市优秀组织奖,全区仅四所。五是组织全体教师两操比赛活动。11、12月份,各班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另外,在我校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和校园广播操网络投票中,凭借“蚂蚁军团”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是大家有目共赌。

五、发挥主阵地作用,强化学科渗透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每一学科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只要加以合理利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根据学科特点,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科渗透,把德育工作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少先队、升旗仪式、板报、宣传栏等德育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六、营造育人环境,增强工作实效性

校园文化是一本无声教科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在校门外透视栏杆修建一条文化长廊,又在在后操场开辟一条以“启行教育”为特色的文化橱窗;在综合楼走廊的墙壁上都悬挂了三小校训、办学理念、学生作品等宣传板;在教室内的墙壁上悬挂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并在每个教室里都设立了图书角,通过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七、坚持家校联系,拓展德育工作渠道

一是重视家校建设,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或组织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听课活动,既能及时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又能集思广益,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二是学校积极整合各项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共育活动。6月7日我校正式与中建三局结为共建单位,中建三局到我校开展“包粽子 写心愿 听故事 留守儿童别样方式迎端午”活动在江夏区今日头条、荆楚网、新华网、湖北日报、工人日报、江夏百姓视点等各大新闻媒体上登载。

思考探索与方向

1、落实好家校共建,向本学期家长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组织比较好,反响也很大,今后我校进一步加大家长参与教育教学的力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尝试让家长进校园参与管理、参与课堂评价、参与收费、参与监考等活动。

2、班级工作做到“小” “近” “实”。“小”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小节,注重细节。“近”就是从长远着眼,从近处抓起,从现在做起,学身边人做身边事。“实”就是从高出抓起,从我做起,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目前,我校已形成一个多育并举的大好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作为学校德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

 

 

江夏区纸坊第三小学

                                        2017年12月20日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