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背景】
时情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中国传统思想精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我们复兴中国强国梦理论的一个融会贯通、放之四海均可行的价值观。这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可以向全世界推出的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从公民对待国家、对待工作、对待他人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既是价值观,也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作为一位公民做人的基本修养。而摆在第二位的“敬业”要求,更是对现实中一些职业道德迷失甚至漠视职业纪律、罔顾法律法规的现象直达患处,“一指封血”;对肃清社会种种乱象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生情分析:作为人生学习阶段的中学生,“敬业”这一要求是否普遍适用?能否把“业”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学业”?或者能否把“敬业”的对象局仅仅限于承担了一定管理服务工作的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教育方针,对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今后或继续升学深造,或直接就业创业,但最后都要成为“建设者”或“接班人”,“敬业”就要从现在开始要求,从做好每一件事开始。但怎样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将这一要求落实到现实的具体之中,体现于生活的细微之处呢?因此,有必要通过主题教育,使中学生正确理解“敬业”内涵,对标践行“敬业”要求。
【教育目标】
1. 认知层面:让学生理解“敬业”的基本内涵和实际要求。
2. 表现层面:引导学生谨记“敬业”要求并积极对标践行。
【教育准备】
1. 查找关于敬业的人物故事、名言警句。
2. 设计有关敬业内容的调查问卷,并做好相应学生群体的前期调查和初步统计工作。
3. 准备笔、墨、纸、砚、印泥。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育过程】
一、带着问题思考,激疑导入
1.请学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
2.提问:公民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要求,你是否都能理解?你是否能都接受?你是否都能做到?
学生自由回答,并简要陈述理由。
教师认真听答,细心观察学生表情,对不参教育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快速统计。
3.展示调查问卷结果(前期随机调查了100名高中学生)
(1)关于公民层面基本内容的表述,当问及“你是否完全同意”时,民意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爱国”支持率100%;“敬业”支持率92%;“诚信”支持率95%;“友善”支持率96%。
(2)关于公民层面基本内容的表述,当问及“你是否都能做到”时,民意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内 容 | 选项及占比 | ||
“爱国” | 一直都爱国 100% | 偶尔不爱国 0 | 从不爱国 0 |
“敬业” | 一直都敬业 25% | 偶尔不敬业 65% | 从不敬业 10% |
“诚信” | 一直都诚信 36% | 偶尔不诚信 62% | 从不诚信 2% |
“友善” | 一直都友善 76% | 偶尔不友善 24% | 从不友善 0 |
思考:同学们,这两项统计结果,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作答。
教师: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要求的支持率最低,采访中发现,这些同学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敬业”要求似乎不适用于学生,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做“敬业”要求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或者现阶段是不需要做到“敬业”的。第二项民意调查显示,能“一直都敬业”的学生占比最低,甚至“从不敬业”还占有相当比重,这说明,“敬业”的要求似乎提得过高,也很难实现。那么,这条价值观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我想在这里,对全班同学也进行一个民意调查:同意取消或替换“敬业”的同学,请举手!那么,不举手的同学,是支持还是持有其他想法呢?
教师快速统计后:大家的意见不是很统一,有一些同学似乎很犹豫,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敬业”要求,确有必要,而大家内心的犹豫恰恰说明了一个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如何来理解和践行“敬业”要求?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
二、带着任务审视,激趣明标
1.教师:刚才的活动,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课到现在,有的同学还在做自己的事,是不是认为,我们要面临高考任务,应该集中精力复习备考,而不应该费时费力来讨论这些意识形态且对考试无用的内容。或者按照“敬业”的标准来看,这样的课堂是老师育德“敬业”或是教学“不敬业”的表现?少数同学不参与活动而抓紧时间复习备考内容,这是学生另类的“敬业”表现吗?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紧张的备考如果可以比喻为“砍柴”,那今天这样的活动就是“磨刀”。下面,我们再来比比看,看谁的“刀”磨得又快又锋利。
2.阅读思考。
学生自由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思考:梁启超先生这一文提到的“敬业”,具体的要求是怎样的?可以用原文中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甚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廔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3.学生作答。
第一类答案:原文中提到的“主一无适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第二类答案:学生自己的话,如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就是敬业;无论是干哪一项工作,都做好尽心尽责,就是敬业;无论是学习还是管理班级事务或者是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做好本分……
4.案例呈现。
(1)成龙拍戏从不用替身的故事。思考:成为名星大牌后的成龙,当遇到有危险性的镜头时,为什么还仍然坚持不用替身呢?
(2)网易留学专题节目采访故事。当问到“世界名校优录高考生更加看重的是什么”时,名师和一些成功考入国际名校的学生均回答,“名校主要考察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而直接、具体的答卷就是“考生个人陈述的文章,或者是考生既往参与学生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活动的列表、表现及成绩”。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案例的学习和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思,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来阐述“敬业”的具体表现。
如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呕心沥血、诲人不倦、鞠躬尽瘁、孜孜不倦、恪尽职守就是对敬业精神的最好提炼。
教师小结:学习固然是学生的本分,做到认真学习可以算作“敬业”;而“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学了不用,或者片面学习,都是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无论是学知识,还是学做人,学做事,都是学习的范畴;用心学,用心做,做好自己应有的每一件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敬业”?大家赞成吗?所以,在学校里当学生时,认真学习,就是“敬业”;在校园担任学生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竭力为同学服务,就是“敬业”;延伸到家里、社会,把各自情境中的角色演绎好,就是“敬业”。
三、带着梦想行动,激志起航
1.警句明志。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经过以上学习后自己对“敬业”的理解。
(2)教师收集并展示陈述意思比较集中的警句,组织全班公选出最具有代笔性的警句,如“做好自己”。
2.立言警行。
(1)请具有一定书法的学生上台现场书写警句,由学生自愿担当磨墨、压纸等分工,共同完成警句书写任务。
(2)请班长或者团支书组织全班学生在书法作品中签名并印下自己的大拇指纹,为别人点赞,为自己点赞。
(3)由班级纪律委员、生活委员或学生自荐,完成书法作品的悬挂仪式。
(4)布置德育实践作业:请以“我(班或校或家)关于敬业的故事”为题,通过图片解说、实物呈现、故事讲述、漫画写真等方式,在班级文化墙或利用德育微课程时间进行交流汇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