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小恶 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教育目的】
增强学生的守法、维法意识,认识当前存在于身边的违法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生活中、行动上自省自律,防微杜渐,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教育准备】
班会所需视频、课件的准备。
【教育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育过程】
一、展示图片,情景导入
展示图片
情景简介:2018年3月,武汉某地铁上,一个约10岁体重140斤的“熊孩子”突然猛推一位怀孕的准妈妈,还不以为然的说,“我就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幸好旁边的乘客及时扶住这位准妈妈,否则导致的后果难以想象!事后,这孩子还在座位上嚼着零食,扯气高昂的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推一下怎么没有呢?”
提出问题:
1.你了解这个事件后有何感受?
2.你怎么看待这个“熊孩子”的行为?
3.如果你是这位孕妇的家属,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对这个熊孩子说些什么?
讨论明确:这个熊孩子的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危害到了其他公民的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勿以恶小而为之,以法律为限,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实例释法,深入感知
PPT展示情景剧《违法行为无小事,守法就得拘“小节”》
片段一:小张和小亮是四年级的学生,两人一起上学的途中,眼看快迟到了,过马路时却遇上了红灯。小张对小亮说:“反正这时也没有车,咱们闯过去吧?”
讨论:如果你是小亮,你会怎么做?你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片段二:两人急匆匆地赶到了学校,原来今天要考试,小亮懊恼地对小张说:“怎么办?我昨天晚上只顾着玩游戏了,没有认真复习,一定会考砸的!回家免不了吃一顿‘皮带炒肉’了!”小张对小亮做个鬼脸:“不要紧,考试时我偷偷给你传纸条!谁让咱俩是好哥们呢!”两人交谈时,听到这番话的班长小明走了过来……
讨论:
1.小张帮小亮考试作弊以免回家受罚,这种“好哥们”做法对吗?
2.如果你是班长小明,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张,你又会怎么做?
片段三:小亮考试考砸了,回到家后果然被妈妈一阵数落,心情郁闷的小亮想偷偷去网吧打游戏,可是自己零花钱都花光了,这时小亮想起了早上妈妈放在抽屉的一百块钱……
讨论:小亮偷拿自己妈妈的钱,算违法行为吗?如果你是小亮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片段四:小亮路上捡到了行人遗失的一部手机,正是小亮十分想要的型号,当失主打电话回来索要手机时,小亮义正言辞的说:“这是我捡到的,又不是偷来的,干嘛要还你?我捡到的就是我的。”
讨论:你觉得小亮的说法正确吗?拾到东西就真的归自己所有吗?
都说“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这一个个的“小”问题?
——违法行为无小事,少年违法也担责。我们要端正态度,谨言慎行,在日常生活中防微杜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知行结合,明理固情
1.写心语,明事理
制作“守法小公民”的倡议卡,同学之间互相传阅。
2.立公约,固正行
全班共同拟定应遵守的行为公约及奖惩条例,纳入班级操行评定的评价范围,在班级形成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教师总结: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青少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坚决摒弃不良行为,防微杜渐,以法律为界,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