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文化 做文明礼貌中国人

发布时间: 2019-04-15 14:01 发布单位: 纸坊三小蔡同喜 浏览量: 460 【公开】

传承中国文化  做文明礼貌中国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教育目的】

学生了解到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言谈举止做起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争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学生。

【教育准备】

PPT准备。

【教育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育过程】

故事导入激情感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渊远流长.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

2.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则小故事,请大家轻声地读一读。

《孔融让梨子》:一天,孔融的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问:读完后你们有什么感悟呢?

学生交流发言。

二、古今比较谈感受

1.但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令人心痛的报道,(多媒体出示)我国公民在国外的公共场所不讲究礼仪,影响我国声誉的报道。

2.看完视频后,让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老师总结:这些人的行为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而且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应该受到批评和指责。

4.想一想: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发生过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三、问卷自测明礼仪

1.孔子“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在任何地方,我们都要注意讲究文明礼仪,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明礼仪也内容繁多。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文明调查问卷吧!(给每位学生分发文明调查问卷表)  

2.通过问卷结果,师生讨论总结:

1)个人仪容仪表

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腰间,不披衣散扣。

不在公共场合穿背心、拖鞋。

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烫发。

不涂脂抹粉,画眉,纹眉,纹身,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勤洗澡换衣。

2)个人言谈礼仪

日常使用“请”、“谢谢”、“谢谢”、“对不起”“再见”。

语言文明,语气诚恳,语调柔和,吐字清晰。

称呼他人的时候多用敬称。

谈话时要有礼有节,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说话或者随意走开。

不要随意与他人开玩笑。

3)公共礼仪

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旗礼仪,肃立,行注目礼,认真听国旗下讲话,唱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场,列队快、静、齐,并指定位置坐好。

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

3.老师制作一张“查漏补缺”表让学生填写,并小组交流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总结语: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