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教育目的】
1.通过历史故事,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应具有的美德。
2.通过列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念。
3.让学生明白文明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里,了解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的重要性,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教育准备】
搜集文明礼仪相关的历史故事与现实事例;提供《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手抄报的基本材料;制作文明自测调查问卷;PPT。
【教育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育过程】
一、讲故事 知文明
故事一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思考:曾子何处体现出文明?
故事二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思考:杨时何处体现出文明?
二、看今朝 议文明
现象一 乱抛垃圾倾污水
有的人将生活垃圾和污水不按照规定的地点、时间进行处理,随便乱扔乱倒;有的人从自家的阳台或窗户直接将垃圾抛到楼下;有的人从汽车内将果皮、纸屑、烟头等扔到车外;还有的人外出游玩时,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扔。这些现象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给路人带来了危险,同时也会破坏周围的环境,对河流、土壤等都造成严重污染;长期堆积的垃圾和存留的污水还会腐烂变臭,使其中的致病菌滋生。
讨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是怎么做的?
现象二 随地吐痰擤鼻涕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走在大街上或在屋里,一声咳嗽后一口浓痰飞射而出,随后用鞋一搓了事;一些人在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用手指挖鼻孔、擤鼻涕,甚至将污物到处乱抹,用刚挖过鼻孔的手与他人接触或直接拿东西。痰和鼻涕是呼吸道的分泌物,研究表明,一口痰中会“驻扎”着成千上万的病菌。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疾病的患者,其痰中的致病微生物蒸发到空气中,可使健康人通过呼吸这些带有病菌的空气而受到传染。
讨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是怎么做的?
现象三 饭前便后懒洗手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吃东西和饮水前后、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品、打扫卫生、接触钱币、户外运动、购物后不爱洗手。尽管“饭前便后要洗手”、“病从口入”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真遵守。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不勤洗澡和不常换衣,也容易引起皮肤的炎症,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讨论:你的身边或你自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是怎么做的?
现象四 大声喧哗扰他人
许多人在公共汽车、火车、飞机以及车站、机场、医院、餐厅等公共场所,高谈阔论、口若悬河,或者大声叫喊他人,与他人争论,根本无视他人的反应。这些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他人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种不尊重他人和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个人素质修养不高的表现。
讨论:你的身边或你自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是怎么做的?
三、审自己 学文明
1.学生填写“文明人”自测问卷: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
(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2)你平时说脏话吗?
A.不说 B.很少说 C.常说
(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
A.是 B.有时 C.不
(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
A.没有 B.有过 C.经常
(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
A.是的 B.很少 C.没有
(6)你会乱扔垃圾吗?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7)看见校园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并扔进垃圾桶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8)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做小动作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9)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10)参加各种集会能准时到达、安静听讲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说明: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 分数为30-24 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很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以上测试中的数据是为我们今后指出改进的方向,请同学们自我提醒,相互监督,共同成长!
2.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写“文明承诺书”。
3.学生代表宣读“文明承诺书”。
四、办班刊 晒文明
小组展示《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手抄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