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 民主为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教育目的】
1.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2.具备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体验民主对话的情景和氛围,教育学生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3.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教育准备】
图片视频,调查表
【教育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育过程】
1.图片导入
出图提问:“同学们可知道这个图片上的铜像是哪位伟人,该铜像矗立于武汉的哪个位置?”
“这是首义广场的武昌起义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大门前矗立的孙中山铜像,此铜像于1931年建成,他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的早期民主革命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三民主义学说中。”
2.明确概念
国外的民主——
例1:英国诗人柯尔律治曾经对民主做出比喻:“民主是在静脉和动脉中循环的健康血液,肌体的正常功能靠它维持,但它决不应出轨,就像血不能流出脉管一样。”
例2:公元前509年,雅典的陶片放逐法是民主制度的雏形。
旧时的民主——
例3: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昏君周厉王被赶出了王宫,大臣联合执政,从那一年起,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那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
例4: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黑暗的年代,一群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呐喊出了民主自由的口号:“追求民主与自由,才是救国之路。”
今日的民主——
例5:2018年12月28日江夏地铁开通前票价听证会。
我们的民主——
听证会的主题是:中午是否应发还学生手机?
学生可自愿任选一个角色(校领导、班主任、家长、班长、学生若干)参加本次听证会。
围绕自己所代表的群体的发言。
模拟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讨论手机中午给与不给的内容。
3.问卷调查
《本班任课教师教学工作满意率调查表》现场填写
4.记者采访
以小记者身份,报道校园里与民主有关的故事。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