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富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教育目的】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如何由落后走向富强——活在当代,不忘耻辱,铭记历史。
2.使学生以中国少年的视角初步理解“富强”的含义,了解近年来祖国富强的成就——祖国在进步,中国的骄傲。
3.激发学生明白国家发展与自身使命息息相关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国家的发展富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从平时点滴做起,争做好学生,也是为了国家富强,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教育准备】
1.班会所需视频、课件的准备。
2.提供《少年中国说》板报,营造氛围。
【教育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育过程】
一、导入设计
1.问题导入:24字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 “富强”放在首位?(击鼓传花,了解学生的想法。)
2.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少年中国说》。
3、诵经典:学生共同朗读中国少年说,感受作者昂扬的气势、积极的思想和对中国少年的期望。
二、“昨日之中国”交流讨论
1、学生利用学习平板,分组展示:梁启超创作《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
2.观看视频《割让香港岛和火烧圆明园》。讨论:观看视频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想一想:当时我们为什么会被叫做“东亚病夫”?为什么一些生活用品都被冠于“洋”字?
4.教师补充:PPT展示—教师讲述旧中国被列强侵略欺压的事例(出示相关视频资料或图片)。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历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在国际社会备受欺凌,国家不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将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5.再次思考:为什么“富强”放在首位?何为富强?同学们心中想一想和理解“富强”含义。
6.得出结论: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实现基础。富强不仅仅经济的富裕,还包括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有立于世界的底气。
三、“今日之中国”交流讨论
1.谈谈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展示住房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和军队装备的变化。
农业篇:农民新居城镇化;手工收割到机械收割……
工业篇:中国是全球唯一被联合国认证具备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
科技篇:从原子弹、氢弹到“天宫”“蛟龙”,从“东方红一号”到“悟空”“墨子”……
——引出话题:富强与少年有什么关系?
3.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少年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富强为少年发展提供平台,国家富强离不开所有少年的共同努力。
四、“明日之中国”交流讨论
1.畅想与讨论:作为青少年,如何能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外卖小哥雷海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向我们诠释了平凡生活中青年的内心涵养;“90后”博导用新生的激情与创造力走上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学子开始归国创业;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去不断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2.分享:写计划(让学生体悟到国家富强要从小事做起,“为中华之富强而努力”。)
3.播放歌曲:少年中国说(张杰)。全体学生起立并共同演唱歌曲《少年中国说》。
4.教师呼吁:祖国的未来需要每一个少年—你们的参与,让我们共同为国家富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学习+实践+锻炼+奉献)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